《野鱼志》(Amateur Fieldnotes)是一份捕捉创作风向的社区小报,也是一份记录小众社群生长过程的田野笔记。每两周一期,免费订阅。
🐟《野鱼志》由俱乐部会员付费支持,免费传播。如果喜欢,请考虑加入灵感买家俱乐部,支持我们。
捕捉一些创作风向。
amai 音译自彝语「女儿」,这也是绒尼新品牌的名字。「启动彝文系列内容项目,本意是记录自己学习和调研彝族文化的过程。」每篇内容都循序渐进从字形、例词、古籍、传说、仪式道出,在彝文中解读先民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哲思。
📍杭州良渚,良渚在逐渐成为独立开发者和小型初创团队新的聚集地。良渚具备了生活成本较低、离中心城市交通方便、独立开发者文化浓厚等特点。更重要的是,过去几年大理接不住或者不愿意接住的开发者群体,杭州愿意、能够且欢迎。
5.7~11 发生在良渚的 Vibe House Hackathon,开发者们会共同生活和创作,最后 demo 分享创作。Kai 也会参与其中,并分享 AI 编程与智能体协议的话题。
养植物两年的 Shy,做出了自己的植物记录和管理 app「口袋植物」。第一版最基础的功能有:植物档案管理、植物相册、护理事项提醒、植物日记等。你可以在她的小红书同步看到她的植物笔记和开发日志,欢迎现场提 bug。
这次不咕了!由于鸽掉的计划太多,谟可索性给自己设计游戏化的创作规则,从「不咕茶餐厅」场景开始,随缘发七篇小红书 AI 绘画笔记,即端上七道菜,即可解锁下一个场景。目前已攒了三个场景:沪上星露谷的剧女生活记录、把杭州的明前茶山做成画。
竹本一世的 vlog 更像策展,数量不多,而每次的信息密度和情感密度很大。他拍家里的狗,拍家里的伴侣,更是拍摄他本人和伴侣和小狗在一起的那些空间和时刻。如果你还未被竹本新一期 vlog《我是被伴侣治愈的东亚小孩》刷屏,那本条再贡献一次推荐。
过程的文本。
捕捉一些创作风向。
草稿
创作草稿
假如在数字空间散步
采集过程的文本
凝固过程的价值。
过程的
捕获
趁机整理一下过往的灵感和惊奇,觉察和感动。捕捉一些数字世界里的真实瞬间
记录创作过程
创作过程的文本
看见彼此项目的生长和变化。
vlog plog blog log ****
拾起、留下、收集、编织
采集创作的瞬间
一些关于过程的文本
过程的文本。
一些关于创作过程的文本
太阳能维修,夜总会发光。
加入灵感买家俱乐部,均可参与下方活动。
下周做常规的 demo day?
解散派对:图匪,毕业场
In case you missed it.
还想再做一次的活动。在场的朋友们,各自聊了聊 24 年在做的事、一位城市本土的创作者、所在地愿意带朋友去的一个地方。(彩蛋 1:聊天内容是本期前言的灵感来源;彩蛋 2:有朋友分享的本地创作者,是在场的另一位。)
启动是个比想象中要漫长的过程,这其中有歇息的片刻,也有反复的尝试。正因如此,每一次 small win 都值得庆祝。本场分享有小甘、吃吃、一般廢物和晓雯的新变化,一同庆祝她们的小胜利。
一个活动办的足够久,就变成了仪式。
🐟 相应视频和记录已在存档页更新,欢迎取阅。
摘自会员专享的历史数据库「Useless Ideas」,无用之用。
语出 2017 年复刊的台湾文化杂志《FOUNTAIN 新活水》。这份杂志设计大胆又用心,内容则专注于对台湾文化议题与文化现象的深度探讨。
🐟 成为会员访问完整历史数据库。
一起各自玩。
好久不见!没更新的日子里,灵买会来了以下新老朋友:
好奇心爆棚热爱新鲜感的脚踏实地摩羯座 kaiyu;喜歡新鮮事物的程序員 Allen;喜欢吃 sourdough 且喜欢烤 sourdough 的 melon;在汤姆威茨的布鲁斯酒吧边喝美式边读卡夫卡的程序员 Kan;小狸喜欢嚼啊嚼,喜欢睡懒觉;三天两头想辞职,还在探索如何能更自由地工作的 CiciWu;又来了的鹤仔;钟情于黑巧和泡芙并正在探索声音和绘画的摄影师 kehan;江西人现居北京,体验主义者,内容行业从业者达达。
欢迎各位~
捕捉一些空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