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
「又经历了一次成年人的日常挫败,」闾佳微信上和我说。此刻的她刚刚结束一堂钢琴课。

第一次意外接触攀岩,闾佳就获得了强烈的「心流」反馈,而巴西柔术她更是一路练到了紫带。相比之下,学琴这事却在艰难爬坡:同一个老师教的其他学员,五节课就学会了自弹自唱。但是从 18 年开始两年都过去了,她的学习进度依然缓慢。

她学的是钢琴即兴演奏,这种演奏需要根据不同场景现场给出不同的和声和音型组合,边创作,边用乐器伴奏。闾佳坦白自己在音乐上有些愚钝:「乐感、节奏感和耳朵上,从小都很差。」

「弹琴这事对我来说已经不是补齐短板,而是『填坑』。能把坑填平,和普通人一样就好。」她说,「我给这个『大项目』开了五年的时间线,要是五年内能掌握就可以了。」

不过,当把学琴这事的预期降得很低的时候,闾佳反而开始学会享受这种「失控的感觉」。在一条缓慢而悠长的学习曲线上攀爬的同时,她反而有更多机会去观察自己并做出应对。

譬如,她会把练琴安排在早上。

她发现,在内化成肌肉记忆之前,她每一次用手指弹奏都仍需要调用大量理性和脑力,以致她每次最多只能练 30 分钟。

所以她把这件最难的事情安排在了一天的开始。

把最困难的事情安排在早上的第一件事(俗话说「先吃掉那只难吃的青蛙」)有两个好处:一方面能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学习或创作最困难的事情(当然,前提是你的最佳状态在早上);一方面,相比之下,接下去的一天的其他事情,都会变得简单而好过一些。

又譬如,她发现自己在「既有坚持的动机,功利心又低」的心理状态下,会更容易地坚持一件事。

她相信自己最终会学会这项技艺,但是也接受「我的条件就这样」的结果。她说:「通过科学的学习,90% 的人都能入门一项技艺,而剩下 10% 能够精进的人还得靠天赋」。

在《如何想到又做到》的译者自述里,闾佳写到:

我并不觉得要去跟有童子功的小朋友们比手指按键的速度,过年的家族聚会上能给大家按个响,我觉得就挺满足了。

更年轻一些的时候,我们大概很难承认自己是个天资有限的普通人,一旦坚持做一件事,总是容易往高往远了想,如果这些高远的目标碰壁(比如坚持练琴是为了考级?组乐队?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?等等),年轻人特别容易泄气,甚至放弃。

其实,「按个响」预期下的学习已经给闾佳打开一个新世界,虽然只是微微开了一道缝。

通过学琴,她开始能看懂音乐综艺节目里对选手的点评;能在朋友让她现场演奏的时候,立马发现朋友家的琴太久没调而音调失准——虽然最后也以此为由躲过了现场表演。

两年来学得踉踉跄跄,得到的只是一些微小的正反馈。但这些都符合闾佳学琴的初衷——「多一种感受世界的能力」。一方面音乐拓展了她感受世界的通路;另一方面,通过观察自己的学琴状态,再结合在翻译的书籍,她还提炼出了更多通用的学习之道。

2

去年我给自己定下一个新目标:吃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