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titled

《野鱼志》(Amateur Fieldnotes)是一份捕捉创作风向的社区小报,也是一份记录小众社群生长过程的田野笔记。每两周一期,免费订阅


乔尔事务所的漫游者地图。「所长」Joe 在回顾地图里 2024 年增加的内容时,发现「点」变得更多,「线」却显得少了些。

乔尔事务所的漫游者地图。「所长」Joe 在回顾地图里 2024 年增加的内容时,发现「点」变得更多,「线」却显得少了些。

写在前面

好久不见,我是灵感买家俱乐部的丰元。

最早被 Day&Night 两种身份的变化所吸引,是看到插画师 Grant Snider 的介绍:An orthodontist by day and a cartoonist by night(白天,他是位正畸医生,夜里是一位漫画家)。

之后就被这种白天和夜晚的表述迷住了。用到了野乌咖啡馆的描述里:

「太阳能维修,夜总会发光」。野乌咖啡馆(Blind Bird)是灵感买家俱乐部成员线上活动的场所。白天,我们在线上咖啡馆一起干活不说话;夜里,我们畅聊各自作品进展、寻求帮助和给予反馈。

还有野乌的 logo 是一只猫头鹰,它白天就是个瞎子鸟,夜里却变得异常敏锐。

后来有一次重读《全球概览》,Tonyyet 说在书里看到一个 moonlighter 的说法,来表示那些夜里打零工的人群(粤语里叫「炒更」)。

而对于有个人研究或者自学意愿的人来说, day job 之外,还保留了一份自己愿意投入时间的事情的话,我们不妨称之为 moon job。

在灵感买家俱乐部,有白天在餐馆打工,夜里来线上咖啡馆里简笔小画的朋友;也有白天在茶餐厅干活,夜里撰写播客笔记的自学者。也有把在海外亚超的零工生活画成漫画的朋友。

日夜交替中,我们用作品互相交流,理解彼此。

年末看乔尔事务所的年终总结,他一方面反思 24 年的输出变少了,实际上一看,成果已经异于常人的丰富。边读边感叹,创作者之间最大的默契,正是守住「为自己创作」的日常,用作品去捍卫一个日常的生活的常态。当我们有段时间不打招呼,不深入交流的时候,可以看彼此的作品,快速且深入地完成一次对话。

day job 越忙碌,越能感受到能坚持把 moon job 做成日常的人的不容易。而且心里更加坚信,大家只需要投入最多的力气在自己的 moon job 上,而公共设施的部分,让渡给类似灵买的这样的社区来做的必要性。

以守望彼此的日与夜。

🐟《野鱼志》由俱乐部会员付费支持,免费传播。如果喜欢,请考虑加入灵感买家俱乐部,支持我们。


一句话社区消息

捕捉一些创作风向。

<aside>

  1. 《二十面体》发布 2025 订阅计划,新增支持让读者自己打印制作的月刊《面面俱道》。和「邮包」的强创作属性对应,《面面俱道》更侧重信息、研究、文字内容、看向更广阔的世界。同时栏目开放征稿。 </aside>

<aside>

  1. 「有几次遇到亚洲顾客主动和我说圣诞快乐和新年好,我惊讶又感激。可能我们实际相对彼此说的是,我们懂作为亚洲人在这里的感受,辛苦了,加油。」挠挠的画画连载,是一只树懒在亚洲超市的打工日记。和她一样,会带着小抄,努力和面善的顾客说练习了很久的芬兰语。(中文版英文版) </aside>

<aside>

  1. 这是小甘觉得,自己现有人生阶段必须要写的记录。「如今打开微信列表,面对(疫情丧亲者)家属群 99+ 的消息提醒…… 是否点开这个群,变成一次次选择,它意味着你是否愿意再度回到两年前的痛苦记忆里,尤其当你正在重新开放的世界里旅游,或享受着和朋友相聚的时刻。」(附采访手记)* </aside>

<aside>

  1. 脑八第一次做编辑的《二十面体邮包 2024#6:疾病》:「疾病这个主题很日常但聊起来并不平滑,邀请作者的时候希望呈现尽量多的视角,有的分享自己的疾病经历,有的从非人类中心的视角看疾病,有的让我们拿不准这算疾病吗?不过什么又算疾病呢。这些讨论也记录在了邮包里。」 </aside>

<aside>

  1. 曾写下养狗「怨言」的 deadao,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后,决定与狗和解,特此为它们制作表情包。这是两只跟随着两位主人在两地生活的小狗,「BLOOM(布鲁姆)是一只巴辛吉犬,因为小时候打架,左耳朵被咬坏了。GRASS 是一只大毛量的冠毛犬,因为剃毛太麻烦了,所以经常乱糟糟的,像野草一样。」 </aside>

<aside>

  1. 基于 Google Arts 的开放数据,碎瓜和 Owen 合作了一个新标签页扩展 Artab ——「让有史以来最好的艺术作品出现在你的新标签页」。

    是否能实现「审美的被动升级」有待时间验证,但是至少能让你在连续的工作中,增加一些意外停顿出现的可能。

</aside>

<aside>

  1. 基于 New Art City 这个虚拟艺术空间平台,Deer 和 xuan 连续两年策划了两场线上展览。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「空间计算」,也可以简单地用平面设计、3D、视频、游戏这些概念来快速感知。但对 Deer 和 xuan 而言,这些不仅仅是概念,更是她们每天玩耍、热爱、并真实生活于其中的日常。

    准备好让电脑风扇转起来吧: https://newart.city/show/in-between

    https://newart.city/show/somersault

</aside>

<aside>

  1. Chclt 的新作品,是一个帮助你备份和阅读微信聊天记录的 app Oh My Wechat。软件重新设计了微信聊天记录的查看界面,备份后还能看到微信年度数据报告等。目前支持 iPhone 上微信数据的备份和阅读。所有数据均在本地处理,软件开源。* </aside>

灵感买家们的年终总结:

<aside>

<aside>

<aside>

<aside>

<aside>

🐟 提交你的项目或作品,查看「一句话社区消息」存档。

⭐️ 最后标注 * 的项目表示已经或将会参加自助 demo night 分享


近期活动

太阳能维修,夜总会发光。

加入灵感买家俱乐部,均可参与下方活动。


以防忘一

In case you missed it.

野乌夜聊:2024,我们的创作和生活

还想再做一次的活动。在场的朋友们,各自聊了聊 24 年在做的事、一位城市本土的创作者、所在地愿意带朋友去的一个地方。(彩蛋 1:聊天内容是本期前言的灵感来源;彩蛋 2:有朋友分享的本地创作者,是在场的另一位。)

周六晚 Demo Night:两年后我做完了在灵买启动的第一个项目

启动是个比想象中要漫长的过程,这其中有歇息的片刻,也有反复的尝试。正因如此,每一次 small win 都值得庆祝。本场分享有小甘、吃吃、一般廢物和晓雯的新变化,一同庆祝她们的小胜利。

解散派对:一起念说明书跨年

一个活动办的足够久,就变成了仪式。

🐟 相应视频和记录已在存档页更新,欢迎取阅。


重访灵感

摘自会员专享的历史数据库「Useless Ideas」,无用之用。

孩子在学校课本的空白处的乱涂乱画,对他来说比他从课本上得到的一切更有价值。

在一本关于「注释」的书里,引用了这段写于 1892 的观点来强调注释的作用

🐟 成为会员访问完整历史数据库。